台灣半導體產業協會 (TSIA) 理事長侯永清表示,面對台灣半導體生態供應鏈可能需轉移至美國的趨勢,各公司因商業考量不同,赴美策略各異。然而,業者普遍面臨的挑戰集中在三大方面,包括土地取得、法規流程簡化,以及當地人員的協助等。
侯永清:政府規劃綠電應可滿足需求,只擔憂執行力能否確實達成 |
作者 Atkinson|發布日期 2025 年 10 月 23 日 15:50 | 分類 半導體 , 能源科技 , 財經 |
多年在財經媒體的工作資歷,深入理解電子與科技產業的發展過程與趨勢,亦曾經在電子媒體製作相關財經節目,為觀眾剖析當前最即時的財經資訊與新聞。
三星 2 奈米 GAA 初期良率影響產能不足,Exynos 2600 難全面裝備 Galaxy S26 |
作者 Atkinson|發布日期 2025 年 10 月 23 日 9:30 | 分類 Samsung , 半導體 , 處理器 | edit |
儘管外界傳聞,韓國三星已開始為其即將推出的Galaxy S26系列智慧型手機進行Exynos 2600 SoC的大規模生產。但是,一份最新報告揭示了Exynos 2600的初期生產狀況,指出初始晶圓產量僅為每月15,000片。而且,由於這個數字偏低,一位業界消息人士直言,評估使用的2奈米GAA製程技術良率為60%,這使得Exynos 2600 SoC的生產尚未成熟,不宜用於所有的旗艦機型中。
宣稱 2 奈米製程技術良率突破,三星再提超越台積電目標 |
作者 Atkinson|發布日期 2025 年 10 月 22 日 8:50 | 分類 Samsung , 半導體 , 晶圓 | edit |
韓國三星近日在先進半導體技術領域方面展現出強勁的信心,該公司高層對其 2 奈米 GAA(Gate-All-Around)製程的發展進度表達高度樂觀。競爭對手 SK 海力士(SK hynix)企業總裁 Song Hyun-jong 也強調,這項製造技術將成為一個「關鍵的轉捩點」。目前,2 奈米 GAA 製程技術的晶圓量產已於 9 月下旬啟動,首款採用此技術的晶片為即將問世的三星自研 SoC-Exynos 2600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