美國太空公司螢火蟲航太(Firefly Aerospace)上月剛取得漂亮登月戰績,但本週發射阿爾法(Alpha)火箭部署洛克希德·馬丁公司實驗衛星的任務宣告失敗,殘骸墜入南太平洋。 繼續閱讀..
螢火蟲航太火箭發射失敗,未能部署洛克希德·馬丁實驗衛星 |
作者 Emma stein|發布日期 2025 年 04 月 30 日 16:59 | 分類 天文 , 航太科技 |
螢火蟲航太火箭發射失敗,未能部署洛克希德·馬丁實驗衛星 |
作者 Emma stein|發布日期 2025 年 04 月 30 日 16:59 | 分類 天文 , 航太科技 | edit |
美國太空公司螢火蟲航太(Firefly Aerospace)上月剛取得漂亮登月戰績,但本週發射阿爾法(Alpha)火箭部署洛克希德·馬丁公司實驗衛星的任務宣告失敗,殘骸墜入南太平洋。 繼續閱讀..
磁星劇烈耀斑噴發,形成製造宇宙黃金、白金等重元素環境 |
作者 Emma stein|發布日期 2025 年 04 月 30 日 13:29 | 分類 天文 , 自然科學 , 航太科技 | edit |
天體物理學最大謎團之一,是宇宙首批比鐵重的元素(比如金)如何產生、並分佈在整個宇宙中?這是非常基本的問題,但科學家還沒找到完美解釋。直到最近,天文學家追查 20 年前舊檔案數據發現重元素驚人來源的證據:磁星耀斑。 繼續閱讀..
滯留地球軌道 53 年,蘇聯發射失敗的金星探測器即將墜回地表 |
作者 Emma stein|發布日期 2025 年 04 月 29 日 17:52 | 分類 天文 , 航太科技 | edit |
1972 年 3 月下旬,蘇聯金星 9A 號探測器發射升空,然而它的速度不足以逃離地球導致任務失敗,最後飛行器還分裂成四塊碎片,其中兩塊滯留低地軌道至今。53 年後,金星 9A 號殘骸即將於今年 5 月上旬失控重返大氣層。 繼續閱讀..
新發現太陽系附近,隱匿一片巨大氫分子雲 |
作者 Emma stein|發布日期 2025 年 04 月 29 日 13:08 | 分類 天文 , 自然科學 | edit |
科學家新發現一團可能形成新生恆星的巨大暗分子雲「EOS」就坐落在太陽系附近,距離地球僅 300 光年,是目前已知最接近太陽與地球的單一結構。 繼續閱讀..
當恆星塌縮,高能光子噴流溶解恆星外層物質,促形成宇宙重元素 |
作者 Emma stein|發布日期 2025 年 04 月 27 日 16:03 | 分類 天文 , 自然科學 | edit |
元素週期表上重元素的起源是物理學最具挑戰性問題之一。最近,洛斯阿拉莫斯國家實驗室團隊新研究鎖定包圍坍縮恆星的物質「繭」,表明在高能光子噴流作用下,坍縮的恆星外層會被溶解成中子,從而引起一系列物理過程並導致重元素形成。 繼續閱讀..
毫秒脈衝星揭開前所未有的星際電漿結構 |
作者 台北 天文館|發布日期 2025 年 04 月 27 日 0:00 | 分類 天文 | edit |
脈衝星是高速旋轉的中子星,會規律發出強烈無線電波,當訊號穿越星際電漿結構時,會出現類似「閃爍」現象,就像星星一閃一閃。科學家用南半球最強大電波望遠鏡 MeerKAT 對一顆脈衝星的閃爍現象精細觀測,鄰近宇宙空間發現隱藏的電漿結構,包括清晰弓形震波與本地泡(Local Bubble)內的微型電漿湍流。 繼續閱讀..
顛覆認知!宇宙大霹靂後 10 億年即出現成熟螺旋星系 |
作者 台北 天文館|發布日期 2025 年 04 月 26 日 0:00 | 分類 天文 | edit |
現今研究普遍認為,銀河系是螺旋或棒旋星系。然像銀河系的漩渦狀星系是什麼時候形成?瑞士日內瓦大學各學術單位組成的團隊用詹姆斯韋伯望遠鏡影像,分析並發現已知最古老螺旋星系。
只要有太陽,月球就有水,新實驗顯示太陽風助月球形成水 |
作者 Emma stein|發布日期 2025 年 04 月 25 日 13:27 | 分類 天文 , 自然科學 , 航太科技 | edit |
月球上的水來自哪裡?有些科學家相信太陽風是關鍵,當構成太陽風的氫原子轟擊主要由二氧化矽組成的月球表面,氧原子有時會被釋放與氫結合,某些情況下產生水。過去這個假設沒人試圖複製以證明可行性,直到最近,NASA 科學家首度帶來該過程第一個實驗證據。 繼續閱讀..
來自何方?毅力號火星車發現的「骷髏山」岩石引發科學家熱議 |
作者 Cindy An|發布日期 2025 年 04 月 24 日 15:45 | 分類 天文 | edit |
NASA 毅力號(Perseverance)火星車近期在耶澤羅撞擊坑邊緣的「巫木丘」(Witch Hazel Hill)地區發現了一塊引人注目的深色岩石,被科學家命名為「骷髏山」(Skull Hill)。這塊大致光滑但布滿凹坑的岩石,與周圍淺色、岩石質的地表形成鮮明對比,成為科學家們研究的新焦點。 繼續閱讀..
探測到新亞海王星系外行星,比地球大 3 倍多 |
作者 Emma stein|發布日期 2025 年 04 月 24 日 9:27 | 分類 天文 , 航太科技 | edit |
利用 NASA 凌日系外行星巡天衛星(TESS),一組國際天文團隊探測到新的亞海王星系外行星圍繞明亮 G 型恆星運行,命名 TOI-3493 b,體積比地球大 3 倍多,質量約地球 9 倍。 繼續閱讀..
韋伯發現 M83 中心可能有黑洞的線索 |
作者 台北 天文館|發布日期 2025 年 04 月 23 日 22:10 | 分類 天文 | edit |
韋伯太空望遠鏡發現在螺旋星系 M83 的中心可能藏著一個超大質量黑洞。韋伯的中紅外成像─光譜儀(MIRI)偵測到高度游離的氖氣,這可能是活躍星系核(AGN)的蛛絲馬跡,也就是在星系中心不斷成長的黑洞。 繼續閱讀..
發現行星迅速瓦解,每公轉一圈就剝落一座聖母峰物質 |
作者 Emma stein|發布日期 2025 年 04 月 23 日 12:52 | 分類 天文 , 自然科學 | edit |
距離地球約 140 光年處,有顆行星正迅速分崩離析。麻省理工學院團隊發現這顆名為 BD+05 4868 Ab 的行星每繞母恆星一圈就會脫落相當一座聖母峰的物質,未來注定毀滅。 繼續閱讀..
NASA「好奇號」發現方鐵礦,確認古代大氣層豐富性 |
作者 TechNews 編輯台|發布日期 2025 年 04 月 23 日 10:15 | 分類 天文 , 尖端科技 | edit |
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(NASA)的探測車在火星上發現了一種豐富的礦物質,這一發現揭示了以往軌道探測器無法察覺的地質與大氣演變。這種名為「方鐵礦」(siderite)的鐵碳酸鹽礦物,可能是支持火星曾經擁有濃厚二氧化碳大氣的關鍵證據,這種環境曾使火星能夠支持海洋、湖泊和小溪的存在。 繼續閱讀..
宛如《星際大戰》:稀有系外行星環繞雙星運行 |
作者 台北 天文館|發布日期 2025 年 04 月 22 日 22:01 | 分類 天文 | edit |
天文學家發現一顆繞著一對奇特雙星以 90 度角運行的行星,就宛如《星際大戰》主角路克‧天行者故鄉塔圖因的雙重太陽。 繼續閱讀..
新數學模型:如果整個宇宙都在旋轉,哈伯張力困境迎刃而解 |
作者 Emma stein|發布日期 2025 年 04 月 22 日 17:58 | 分類 天文 , 自然科學 | edit |
地球會自轉,太陽在自轉,銀河系也自轉,現在一個新模型表明,可能整個宇宙都在自轉。如果得到證實,這項發現將解決宇宙學一直無解的哈伯張力(Hubble Tension)問題,即為何 2 種不同觀測方法會得出截然不同的宇宙膨脹速率。 繼續閱讀..